首页 > 今日汽车 > 今日汽车 > 大众造车已有88年,为什么难以造出比肩比亚迪的混动技术?

大众造车已有88年,为什么难以造出比肩比亚迪的混动技术?

发布时间:2024-10-15 09:44:44来源: 13041198719

比亚迪狂飙,大众懵圈:88岁老司机咋跑不过后生?

这年头,汽车圈子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,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就跟那窜天猴一样,嗖嗖地往上蹿,把一众老牌车企看得一愣一愣的,尤其88岁高龄的大众,更是有点摸不着头脑:咱这老司机,咋就跑不过这后生呢?

发动机:比亚迪的“心脏”比大众更强劲?

要说比亚迪这第五代DM技术,那可是真有两把刷子。那发动机热效率,高达46.06%,全球量产最高!其他车企瞅着这数字,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。再加上那EHS电混系统,功率密度提升70.28%,整体效率更是高达92%,简直是动力强劲,还省油!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,心脏比别人强,跑起来自然更快更持久。

 

刀片电池:比亚迪的“铠甲”更坚固?

除了发动机,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是一大杀器。能量密度比上一代提升了15.9%,相当于给汽车穿上了更坚固的“铠甲”。这就好比一个战士,不仅武艺高强,还有更坚固的盔甲护身,自然战无不胜。

大众的“中年危机”:转型太慢?

大众为啥追不上比亚迪呢?这跟大众的“中年危机”有关。多年来,大众把心思都放在了燃油车上,对混动技术有点不上心。虽然现在开始加大投入了,但技术积累和市场反馈都需要时间。这就好比一个中年人,突然想学年轻人玩滑板,肯定得摔几跤才能学会。

 

烧钱的研发:比亚迪更舍得“砸钱”?

比亚迪的成功,也离不开它在研发上的巨额投入。今年上半年,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200亿元,比净利润还多!这魄力,一般车企还真比不了。这就好比一个学生,肯下功夫学习,成绩自然会好。

战略方向:比亚迪更专注?

归根结底,大众和比亚迪的差距,不仅仅是技术上的,更是战略方向上的。比亚迪专注于混动技术,以创新驱动发展;而大众则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来转型。这就好比两个运动员,一个专注于长跑,一个啥都想练,结果哪个能跑得更远,一目了然。

 

文化差异:德国人造车更“严谨”?

也有人说,这跟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有关。德国人造车,讲究的是严谨和精细,而中国车企则更注重速度和效率。这就好比两个厨师,一个做西餐,一个做中餐,口味自然不同。

经济利益:谁更能赚钱?

最终还是要看谁能赚到钱。比亚迪的混动车型价格亲民,性能又好,自然更受消费者欢迎。而大众的转型需要时间,短期内可能难以看到明显的效益。这就好比两个商人,一个卖白菜,一个卖人参,虽然人参更贵,但白菜销量更大。

 

未来展望:鹿死谁手?

未来谁能在混动市场胜出呢?这还是个未知数。大众毕竟是老牌车企,技术实力雄厚,只要找准方向,迎头赶上也不是不可能。而比亚迪也需要不断创新,才能保持领先地位。这就好比一场马拉松,现在比亚迪领先,但大众也并没有放弃,最终谁会赢,还得看接下来的表现。

 

今日汽车更多>>

比亚迪力压美系排名第五,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 出乎意料!雷克萨斯敲定国产,但只生产纯电动 1月售3万余台,重夺“销冠”宝座,小鹏终于逆袭了 1月新能源销量:小鹏跃3万,小米超2万,都是什么含金量? SL-FILTER盛联滤清器:带您揭开机油滤清器测评迷雾! 2024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:比亚迪名列第五 224323台,同比增长10.3%,奇瑞集团2025年1月销量出炉 阿维塔1月售8826台,同比上涨25%,环比有所下滑 多家车企发布1月销量 小鹏突破3万大关 理想汽车微微下滑 三款高端国产轿车来袭 尊界S800、仰望U7领衔 2025年刚过,本田就召回136.7万辆!快看你的车中招了吗! 全世界64%的纯电动车,被中国人买走了! 通用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29亿美元!受中国业务重组影响! 现代昂希诺,中国没人买,但全球销售200万辆! 2024年泰国汽车生产减少20%,回到疫情前的水平! 保时捷Taycan 有4个吉尼斯世界记录,你知道是什么吗? 20万纯电家轿怎么选,新款极氪007还是小米SU7 新赛道来了!从CES看汽车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与未来趋势 BBA三巨头24年战报公布,谁是英雄or谁被打击? Rivian新专利申请:加热透镜以去除车灯沉积物 雷诺集团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1.3% 吉利汽车埃及工厂投产,未来年产能达近3万台 延锋胡斐:出海迈入新阶段,物流规划助力海外运营 海力达张悦:打造深度本地化的全球企业在供应链端的实践与思考 兰博基尼 再破纪录 2024年销售创历史新高! ​第10000辆交付!长超5米1,拥有百万实力仅售33万多,BBA不香了 零跑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,耐世特常熟基地开业 “两新”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2025武汉国际新能源汽车工业展,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2025汽车购新补贴政策在即,是时候迎接新车变革了吗?